【观点】问鼎年轻市场第一步,消费逻辑的“共情”
2018/11/01
874
  从商界大佬到互联网精英,从风险投资到终端市场,近些年最常挂在嘴边的就是“90后”“佛系青年”……然而这种关注更多的是“在商言商”,他们深知年轻市场的重要,但又不愿意从价值观上认同年轻人,他们钻研那些迎合年轻市场的新鲜事物,却又在潜意识中回避与年轻人的情感共振。
  要想真正问鼎年轻市场,你需要全心投入一场与年轻人的“共情”。
万向娱乐:问鼎年轻市场第一步,消费逻辑的“共情”
  在这个伴随信息爆炸的新物种时代,随着海量新鲜事物的诞生,年轻人也随着时代背景的不同而蕴含着独特的能量。
  变化,不确定;去中心,无边界。今天没有人知道下一秒钟会发生怎样的情况,没有什么是比确定性更加奢侈的。人们犹如处在大平原的中间,一望无际,阶层被拉平,过去与未来被拉平,行业被拉平,没有边界。这样的结构带来前所未有的恐惧感——你会发现随时可能莫名其妙地被取而代之;你会发现“我消灭你,与你无关”,跨界打劫成为显学。你发现苦心经营,卧薪尝胆,二三十年积累的壁垒突然消失了,却不知道为什么。跟你不是同一个行业的公司,突然出现了一款产品就杀入了你的领域。
  年轻人听过太多成功故事,然而回首却发现无迹可寻。因为过去的社会关系没有了,我们面对的是全新的社会关系。
  消费逻辑与
  年轻人更任性自得地构建理想生活。2013年的时候,90后想要的是有一些小奢侈、轻度品质的东西,想要亲情、梦想,想要品质生活,希望生活里面有一些好玩的小东西,比如攒够了钱去出游一次,比如买一个LV的小包包。但是2017年时,年轻人开始不满足这些小东西来提升所谓的品质生活,年轻人开始意识到,他们需要完整地构筑自己的生活,而构筑自己生活的标准,不是代际,不是阶层;不模拟70后的生活,不模拟所谓有钱阶级的生活。他们想探索自己的生活——任性自得的生活。
  年轻人今天在买东西构建生活的时候,他们自己觉得什么东西是好的,他们自己决定喜欢什么,他们可以随便搭配——不要让别人告诉他们这是什么风格、这些都过时了,年轻人自己觉得好的就是好的。因为他是个体。
  消费者与品牌的权利结构变化。过去营销的权利结构是自上而下的营销,品牌带来的角色是教育者、劝阻者,顶多与消费者互动。而随着媒体的中心消失、权威的中心消失,很多营销方法失效了。咨询的表示我们除了要了解年轻人的需求变化之外,还要了解市场发生的变化,其中包括:媒介环境、自身、竞争对手、消费者、合作方等,从而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。如何建设品牌?香港十大咨询顾问樊小宁老师就在万向娱乐两天一夜的“CEO营销特训营”与学员分享了营销工具、设局作秀、媒体投放、互联网营销、自媒体运营、活动或赛事赞助、公关活动、品牌故事等品牌建设的常用核心手段。
万向娱乐:问鼎年轻市场第一步,消费逻辑的“共情”
  品牌提供生活素材。前面说的这些变化会对商业起到什么样的影响?比如,当人们想过品质生活的时候,需要品牌为他做生活的创新者。而想要去构建自己任性自得的生活时,需要品牌帮忙做至少三件事情。
  第一,你能不能帮我探索什么样的生活是我想要的;
  第二,你能不能给我提供足够丰富的素材,让我搭建我的生活;
  第三,我很多变,你能不能给我自己定制的空间,让我自己能够创造我自己的个体化生活。
  所以,大家会发现,现在有一些卖蛋糕的,把制作蛋糕的最后一个步骤交给顾客去做,给你一个自己DIY的空间(其实它的成本是高的,还不如自己做),其实是想让你感受到这个产品有那么一刻是你自己做的。人们需要的不是提供一些生活上的品质创新,而是提供人们想要的生活的素材。
  消费者价值观与价值关系导向。我们不要热衷于追逐年轻人的想法有什么变化,喜好有什么变化?行为有什么变化?生活方式有什么变化?而应先关注他们的价值观与价值发生了什么变化?
  因为个体化的人觉得个体更有价值,高度自治、高度个体,没有人帮助。我们应该透过表面的行为变化、生活方式变化、观念变化,看到年轻人真正的价值观与价值的变化。因为商业的起点、营销的起点,是发现消费者价值为起点,把消费创造出来的价值与消费者交换价值为终点,这便是经典的消费者营销理论。
 

《免责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互联网,旨在分享,如有关于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联系!》
专业咨询顾问为您提供1对1专属服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