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一带一路”战略提出已经三年,从当年提出时的高屋建瓴,到现在的润物无声,为中国电力企业走出去带来了战略良机。“‘一带一路’战略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、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和民生改善带来了真正的多赢。‘一带一路’战略也为GE同中国合作伙伴携手开发第三方基建市场提供了新的机遇。GE支持中国‘一带一路’战略并承诺为此全面投入技术、服务及全球资源,成为中国企业‘一带一路’上最为有力的合作者。”10月14日,由GE和财新传媒联合主办的“源中国、汇全球”一带一路领袖峰会上,GE副董事长庄睿思表示。
当天的会上,近千位海内外采购施工总承包(简称“EPC”)行业领袖,包括来自中国EPC企业、政策、金融机构和各地区项目业主代表齐聚一堂。
充当三方面角色助EPC企业走出去
“一带一路”战略实施三年以来,我国EPC项目已经硕果累累。商务部数据显示,“一带一路”相关国家承包工程业务快速增长。今年1~8月,我国企业在“一带一路”相关的61个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近4000份,合同额合计达698.2亿美元,同比增长28.3%。这也表明,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一直是我国重要的海外市场。
在这一点上,我国EPC企业的合作伙伴GE也有同感,庄睿思表示:“在过去十年中,我们参与到‘一带一路’沿线国家的很多项目,GE为这些项目提供了约75亿美元的设备,这其中40%的设备是在中国本地制造,未来还会进一步增强在中国本地的制造能力,服务‘一带一路’市场。”据GE中国发电事业部总裁杨丹透露,单从能源方面来说,此前,GE每年在中国投入将近1亿美元,致力于建设中国制造基地,把先进技术引进到中国市场。
而现在,GE不仅在立足中国市场的同时,还会考虑到国际市场,特别是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市场,通过两方面的市场投资增强在中国的制造能力。每年在中国市场的投入基本上呈现两位数的增加。今年,GE仅为旗下的两个合资企业(华电通用轻型燃机设备有限公司和通用电气—哈动力—南汽轮能源服务(秦皇岛)有限公司)的投资额就超过1亿美元。
近年来,GE不仅在中国市场的投资额不断增加,在参与的中国EPC项目当中,GE中国本地制造的设备比例也在不断增加。例如,GE北重工厂以及GE武汉锅炉厂将在Hassyan的中东首个燃煤电厂提供核心设备及组装服务———超超临界将采用蒸汽发电机和锅炉技术。今年9月,GE与中国电建集团合作赢得了赞比亚下凯富峡水电站项目,该项目的核心设备———5套150兆瓦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及辅助设备将由GE天津水电基地生产,类似的合作项目在中东、非洲以及东南亚地区正陆续涌现。
与中国EPC企业合作项目的增多,源于合作模式的创新以及双方合作关系的认同。那么,GE与EPC企业究竟是怎 样的合作模式?GE在当中充当着怎样的角色?杨丹给出了答案。她表示:“在海外合作时,一定是一个优势互补的模式,然后要有GE自己的竞争力,才有可能去赢得海外项目。具体而言,GE充当着三方面的角色。首先,GE是技术和品牌的提供商,为EPC企业走出去提供强大的品牌和技术支撑。其次,GE在海外有覆盖全球的销售网络和人员分布,EPC企业可借助这些网络和资源,在‘一带一路’沿线国家寻找项目和投资机会。最后,GE拥有全球化的基础建设经验和风险把控经验等,都可以与EPC企业分享,帮助中国的海外承包商更好地建立风险防范机制,以确保投资回报的安全性。”
建立产业链上的优势互补模式
中国EPC企业在随着 “一带一路”走出去的同时,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区域市场的诸多不确定性,例如地缘政治、融资、财税、民族文化各个方面的挑战。对此,与会专家认为,EPC将不再是少数企业的独角戏,需要依托“一带一路”倡导的合作模式,在沿线市场打 造由供应商、承包商、建设商、融资方和运营维护服务供应商等共同参与贯穿产业链的生态圈,在各自领域相互对接、优势互补,实现多方共赢。
“市场在变化,企业要适应市场的变化,新的业务模式、新的合作要求不断出现,特别需要企业加强国内外的合作,抱团出海。比如供应链不完整的时候,大型企业可以和中小型企业联合,国有企业可以和民营企业联合,或者通过建立产业园区等方式来规避风险,还可以与第三国联合开发东道国市场。”中国进出口银行战略规划部副总经理肖连魁呼吁。
无论是什么样的合作模式,GE商店都将为EPC企业走出去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服务。GE近年来在中国积极践行三大发展战略:全速数字化,全面本土化以及全面推进和中国企业的全球合作伙伴关系。“一带一路”战略的展开将GE同中国EPC延续20年的合作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,由此揭开GE同中国企业之间全球性合作伙伴关系的新篇章。
《免责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互联网,旨在分享,如有关于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联系!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