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观点】伪造交易22亿,暴跌80%,瑞幸的这场“生死局”能破吗?
2020/04/07
1067
上周四晚上的“平地一声雷”,让瑞幸咖啡迅速卷入舆论漩涡,#瑞幸暴跌#微博话题热度高达7.6亿。
 
伪造交易22亿,暴跌80%,瑞幸的这场“生死局”能破吗?
 
继两个月前否认浑水的数据造假指责之后,瑞幸咖啡昨晚主动披露业绩造假22亿元。
 
突如其来的丑闻,使瑞幸咖啡股价在盘前一度大跌超过80%并触发熔断。
 
香港直线的作为新消费领域迅速升起的明星公司,瑞幸咖啡在过去2年一直处在烧钱扩张、数据造假的质疑声中,这种打法被外界称为“蒙眼狂奔”。
 
其火箭般的成长速度在遭受质疑之外,也让其获得了资本市场的格外青睐。
 
如今神话破灭,爱讲故事的瑞幸还能讲的下去吗?瑞幸的这场“生死局”能破吗?
 
引以为傲的“高速度”骤停
瑞幸“数据神话”破灭
 
中国这个商业环境,以前是大鱼吃小鱼,现在是快鱼吃慢鱼,一个商业模式如果能跑通的话,很快就会有很多追随者;中国企业又不缺钱,所以一个好的商业模式,你必须自己要跑很快。
 
这是很多人的观点,也是瑞幸选择的路。
 
瑞幸咖啡从诞生之日起,“快”就是其与生俱来的标签,是贯穿瑞幸咖啡发展的主旋律,也是市场评价瑞幸咖啡最常用的一个字。开店快,发展快,烧钱快,当然,还有上市快。
 
18个月!这个记录就是中国的瑞幸咖啡创造的。
 
瑞幸咖啡自2017年10月份开始营业,之后便以近乎疯狂的速度扩张。

 
伪造交易22亿,暴跌80%,瑞幸的这场“生死局”能破吗?
在上市之前,就已经在全国开设了超过2000家线下门店。2020年1月,瑞幸直营门店达到4507家。在年初的供应商大会上,瑞幸咖啡还宣布,2021年其门店数量将达到1万家。
 
此前,瑞幸财务数据显示,2019年Q1收入为4.8亿元人民币,而2018年Q1收入为1300万元,同比增长35.8倍。
 
2019年第二季度瑞幸咖啡营收为9.1亿元,2019年第三季度营收为15.4亿元,其曾预计2019年第四季度营收将达到21亿元至22亿元。
 
这些令人惊艳的数据表现,足以令资本疯狂。
 
而“快”也是互联网圈的基因,此前的拼多多、快手的快速崛起依靠的正是其一骑绝尘的发展速度。
 
然而,上帝欲令其灭亡,必先令其疯狂。如今,瑞幸巨额数据造假,自我打脸,这让其引以为傲的“高速度”骤停。
 
22亿对瑞幸咖啡是什么概念?2019前三季度,瑞幸咖啡的净收入为29.29亿。意味着瑞幸咖啡2019年第二季度至2019年第四季度有一半的收入是虚假的。
 
这说明瑞幸此前维持的都是一片虚假的繁荣,但这恰恰是资本持续为其买单的基础。
 
如今“数据神话”破灭,巨大的泡沫被戳破,伤感之余,不免令人唏嘘。
 
瑞幸的生死局
它的商业模式是骗局吗?
 
经此一事,毫不夸张的说,瑞幸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。但我们还是要说一说其备受质疑的商业模式到底是不是个骗局。
 
毕竟,这关系到瑞幸造假的根本动机。
 
瑞幸“讲故事”的起点在于,中国咖啡市场的渗透率仍非常低。质量不稳定、价格昂贵和购买不便的行业痛点阻碍了中国现磨咖啡市场的发展。
 
它认为,中国巨大的咖啡市场空白为其未来的获客留下了较大的想象空间。
 
在商业逻辑上,依据对消费者和市场的洞察力,沿袭在咖啡业的成本重构能力、用技术赋能提高效率。
 
同时,瑞幸也是一个造概念的高手。不以咖啡公司自居,而是要打造智慧零售平台。

 
伪造交易22亿,暴跌80%,瑞幸的这场“生死局”能破吗?
提出从互联网咖啡到新零售咖啡,无限场景进一步延伸。致力于将过去“人找咖啡”的消费场景转变为“咖啡找人”。
 
在星巴克的“第三空间”之外,通过无限场景实现全场景的覆盖,最大限度的圈住和锁定用户,满足生活、工作的各种场景,让消费者无论何时何地何种状态都能来一杯瑞幸。
 
为此,瑞幸推出无限场景的四类门店以及无人货柜进行无限场景的布局。
 
对于如此庞大的商业畅想自然是个烧钱的买卖。因此针对瑞幸咖啡巨亏一事,瑞幸咖啡联合创始人杨飞曾回应称:“亏损8亿完全符合预期,战略性预亏会呈长期性”。
 
瑞幸咖啡还独立小鹿茶,入局新茶饮市场。前几天还上线了一个折扣商城,除了咖啡周边产品,还卖苹果耳机、机械键盘、电动牙刷、便当盒,甚至帆布包和洗手液。
 
在我看来,瑞幸从专业的咖啡产品跨界到饮料领域,再到一个线上超市平台,意味着品牌边界的不断模糊,最终造成消费者记忆的混乱。
 
可以看到,瑞幸的整体策略是“星巴克+711+Costco+Amazon”,要成为包揽咖啡、新零售和电商的“新物种”。
 
但我们看到的这个所谓的“新物种”只是各个品类的简单堆砌,只是在概念上赋予了无限场景。
 
是不是因为咖啡主业的持续亏损,而不得已尝试毫不相干的多种品类以寻求盈利空间也不得而知。
 
当前,咖啡品类这条路还没完全走通,当咖啡品类能够产生大量长期复购的时候,才有可能更好地带动其他利润品的销售。
 
这对瑞幸来说,是一个不小的挑战。
 
但是,就目前来看,摊子铺的越来越大,窟窿越挖越大。从这次数据造假来看,瑞幸自己是越来越不自信了。
 
“神州系”的资本套路
会就此折戟吗?
 
众所周知,瑞幸咖啡的幕后操盘者是陆正耀。瑞幸咖啡的高管包括CEO钱治亚、CMO杨飞等都来自神州系。

以陆正耀为中心,他建立了一个坚固的“根据地”。陆正耀掌控全局,负责解决早期资金和内部管理,刘二海和黎辉负责更高层面的外部资本运作,钱治亚负责公司的具体事务。
 
从瑞幸的“打法”上,我们也能看到明显的“神州风格”,和6年前的神州系如出一辙。

 
伪造交易22亿,暴跌80%,瑞幸的这场“生死局”能破吗?
 
确切地说,也就是“陆正耀风格”。有人总结这种风格就是:抓风口—彪悍融资—烧钱扩张—迅速谋求IPO。
 
不管是神州,还是瑞幸,烧钱扩张就需要持续不断地资金来填窟窿,而快速上市是唯一能让他们在短期内迅速壮大的解决之道,也是资本布局者青睐他们的原因。
 
说白了,就是看中他们能够快速变现,能够迅速成长!
 
但是如今“神州系”的资本套路突然在瑞幸咖啡这里折了戟。瑞幸的此番“自爆”,正是遭遇做空后的连锁反应。
 
让人怀疑的是,“核心数据,而且金额这么大,怎么可能只有COO知道?”不得不让人阴谋论的怀疑,这位COO是位背锅侠而已。
 
如今泡沫破碎,等待瑞幸的会是什么样的结局?集体诉讼是肯定的,巨额罚款估计也是没跑,退市也有可能。
 
正当陆正耀瞄准宝沃汽车作为其下一个资本故事的主角,背后的玩家,还是他的老搭档们之时,突然的自爆或许他们也没想到会有如此大的威力。
 
在我看来,“神州系”的资本套路大概率是不会在宝沃汽车上演了。
 
毕竟,棘手的麻烦之外,现在大家的担心的是瑞幸还能不能活下去的问题。


《免责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互联网,旨在分享,如有关于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联系!》
专业咨询顾问为您提供1对1专属服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