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要抓住“菜鸟”得先抓住“大神”
比如一些配置、一些功能,比如骑行显示器,雷达测试的俯角、速度等都会提很详细的建议,包括APP的观感这些都会有详细的建议。”田海玉说。除了技术的部分,还有情怀的部分。比如他们建议,每一辆车上都有组装工程师的签名,因为自行车的性能好坏跟组装师傅的关系非常大。
然而只有尊重,自己的品质不过关,也是没有办法赢回尊重的。
这是对他们团队的考验,“我们的创始团队十几个人,遵循的都是精英策略,比如我们的结构设计师是原闪电的结构设计师,美工设计包括其他硬件设计、电子设计这块是国外最好的。”田海玉介绍。
如果你还有一个良心价格就更完美了。
田海玉是供应链管理专家,门萨和胜寒的双会员,曾任A股上市公司COO,精通汽车、机械、电子行业,他对整合上游资源有很清晰的思路。
“我们在运营管理或者供应链管理的时候,很重要的一点是合适。性价比最优的企业很少,比如我们车架材料是T800的材料,那么我们可选的这类供应商本来就很少,对它的设备等相关要求以后,能够符合这类设备要求的就更少,在符合这两项条件下又认可我们的发展方向、愿意跟我们结成战略联盟的企业又更少。前期我们在选的时候花了很多精力。”田海玉说:“还好,因为这一块是我比较专业的地方。”
因为他对上游的了解和管理效率让他在供应链管理上具有优势,让COTLO自行车在价格上了有了绝对的优势。T800材料的全碳自行车,价格在5000~6000元人民币这个范围,而在国外的市场,同类型的产品价格在20000元人民币以上,将原本“贵族”的产品拉到了平民的价格。
其实是互联网自行车
因为COTLO其实也不是靠“卖自行车”赚钱的,嗯,互联网的思维。
按照他们的规划,最终能提供的诸如雷达、保险,还有室内模拟场景以及之后还有很多种服务的可能形式,才是他们进入运动自行车这个领域的真正意图。
为了检验雷达等技术在这个市场上的接纳程度,COTLO新产品到国外参展,不仅市场反应热烈,还吸引了不少行业媒体的报道。
他们接下来在国内市场依旧遵循粉丝营销的策略。在国内,他们将与骑行俱乐部合作,已经和赶集网达成了战略合作,将利用他们的地推力量一步步地将COTLO的产品和服务推广开来